书画琴棋,词赋歌诗。咏花开叹雪迟,发付闲愁丝。好风知时,明月传卮(音枝)。赞国色誉仙姿,肠断有谁知。
李泰一幅画,李世民摆了半个多月的御宴,京中的官员算是有口福了,左一顿、右一顿,不吃都不行。
光吃也不行,酒席上你得吟诗作赋,歌颂一下长孙皇后或者是夸赞一下太子和魏王,再不济你也得来句“吃好喝好”,或者你弹个琴、弄个曲,调动一下气氛也行。
酒席之后再陪皇帝玩玩游戏,握槊或者投壶、跑马或者较力、猜迷或者下棋,总之就是花样繁出的娱乐。
朝中的大臣也不分文武,也不分老少,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从早醉到晚,完全清醒的一个都找不出来了。
皇帝摆御宴的主题是炫画,呃不,赏画,画画的工具是太子发明的,画是魏王画的,这俩跟画关系最为密切的大功臣,都被泡进酒坛子里人事不省了吧?
错!这兄弟俩连一顿御宴都没参加,死活就是个不去,皇帝口谕也喊不来,手诏也调不来,主打就是一个无理由、不配合。
皇太子在做什么?他是有天大的正事要忙吗?居然连皇帝都不搭理。
他就在立政殿里哄哄兕子、抱抱妞妞,问就是皇妹缠人离不开大哥。
魏王殿下在做什么?他有什么紧急的事操心吗?居然连老爹的面子都不给。
他就在画室里沉浸式作画,问就是看着雉奴读书,片时不能松懈。
年关岁尾了,朝廷也马上要放年假了,基本没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解决,若在平时李世民想拿出这么长的时间来放松,也很难做得到。
这时候最累人的一个活儿就是批一些枯燥乏味的奏章,就是所有的官员都必须给皇帝呈上来的两份奏章。
一份是新年贺词系列,你得祝皇帝个新年快乐吧?
一份是年终总结报告,按理这个多少有点用,但是大家都琢磨出了固定的套词,千篇一律都说低调了,那是万篇一律。
李世民喝得头晕脑胀,难得今天他没有留朝臣陪他游戏,一个人倒在软榻上休息,抬眼没有看到长孙皇后的画像,倒是看到了桌子上堆得小山一样的奏章。
“皇后的画像呢?”李世民醉眼迷离地看着陈文,陈文躬身回道:“陛下刚回来,皇后的画像还在路上,很快就到了。”
李世民摆宴席的时候,把画像挂在大殿看着他宴请群臣;
李世民回寝宫以后,把画像挂在墙上一看半宿不睡觉;
李世民小朝议的时候,把画像挂在屏风前面,时不时地看上一眼。
李世民走哪儿就把画像带到哪儿,一张画像就追在李世民的身后紧紧跟随。
“怎么这么慢?”李世民有些困了,但就是舍不得睡,他要等皇后的画像到了,再看一会儿。
陈文看一眼桌子,小声地劝道:“陛下,要不先批点奏章,慢慢地等?”
“奏章啊”李世民使劲撩起眼皮,眼睛也只睁开不大的一条小缝:“让太子批吧”,话音都没落干净,眼皮“吧嗒”一下合上了,呼噜声应时而起。
陈文直接造了个目瞪口呆,扭过头,眼睛瞪大大的盯着奏章,这玩意儿催眠功能这么强大吗?
立政殿里,皇太子殿下的脖子上骑着一只白白净净的小奶团子,妞妞坐在哥哥的肩膀上“咯咯”地笑个不停,兕子则拿着个风车围着李承乾前后左右地跑,边跑边用风车逗妞妞笑。
妞妞在笑、兕子在笑、李承乾也在笑,他心里有种被亲情包裹了的幸福感,原来陪妹妹们玩耍、照看雉奴读书是这么的快乐又充实。
可怜自己从前就一点都不知道,东宫与立政殿只是一墙之隔,那一墙仿佛隔出了两个世界。
李承乾才懒得哄孩子,宫里又不缺人使,无论是刚会说话的小兕子还是襁褓中的小妞妞,他一下都不会抱,而且非必要不接近,他觉得小孩子很讨厌。
自从游历了一遍梦中的世界,他才知道亲情该如何维护,梦中的惠褒就是每天围着弟弟妹妹们转,事无巨细都是亲力亲为,这么说吧,他但凡要是有奶,连乳娘都用不着了。
他醒过来也很不理解梦中的惠褒在干什么,一个亲王有没有必要亲自给妹妹洗脸擦手,有没有必要亲自给雉奴盖被子?这是亲王该做的事吗?
当他回到现实中观察,发现惠褒和梦中一样,就是那么体贴入微地照顾着弟弟妹妹,他便也尝试性地开始接近,开始学着亲力亲为地做些事。
试过之后他才知道,这种快乐是任何其他方式都代替不了的,有天大的权势,抱孩子也得用自己的胳膊,孩子才跟你亲近,这么浅显的道理,他居然一直都不懂。
“太子殿下”云海来到李承乾面前,躬身说道:“陛下送来几盒奏章,让殿下批复。”
宫里的东西李承乾无比的熟悉,装奏章的盒子,一盒就能装百十来份,一下送来几盒?
李承乾轻轻地放下妞妞,把她交给云离,然后大踏步地走出房门,见六个小黄门子各捧着一盒奏章,整整齐齐地站在院子里。
“跟我来。”李承乾毫不犹豫地抬腿就走,众人急忙在后面跟上,大家都以为太子这是要回东宫批奏章去,没想到太子出了殿门竟朝着反方向走了。
李泰为了光线更好一点,把窗户完全的打开了,他就穿着貂裘大衣,坐在窗前静静地作画,手指没多一会儿就冻得发僵,只要还掐得稳笔他就不在乎。
李治坐得略远一点,他挨着一个大铁炉子读书,李泰爱听他的读书声,他爱听李泰的落笔声,哥俩都是乐在其中。
“太子殿下到!”院中一声高喝,李泰才扭头看向窗外,李承乾气恨恨地白了报事的小黄门子一眼,他刚站下想悄悄地看一会儿。
李泰急忙放下笔,刚站起来,李承乾笑着喊道:“不用迎我,我是来找你帮忙的,我自己进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