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屏上,实时显示着每个中继节点的降落轨迹,以红点标注。
中继节点在距离地面约1000米时,能量护盾自动解除,节点表面展开四片翼状支撑结构,开始减速并调整姿态。
“减速程序启动,准备着陆。”
节点底部浮现能量屏障,精准地降落在预定海面。
着陆瞬间,通讯节点自动吸收周围的能量,迅速展开成一座小型塔状结构,顶部释放出能量波动,形成一个半球形的信号覆盖区域。
智脑助手的声音再度响起:
“中继节点已激活,信号覆盖范围达到预期,开始恢复通讯链路。”
中继节点由抗干扰材料制成,部署完成后,成功过滤掉荧光孢子的能量干扰,迅速与附近的战争武器建立稳定的通讯链路。
“中继节点已部署,信号强度正在提升。”
“地面网络已接通,数据传输恢复正常!”
1号执政官也在这时下达新的指令:
“立即将战场数据导入指挥系统,重新评估局势。”
顿时全息地球影像、海面实时画面、武器系统,全部成功对接,数据流重新出现在光幕画面中。
浮空水母释放的孢子再也无法有效影响到通讯连接。
试探性对抗再度开启。
交手的过程,月蚀族也在收集生物武器的特征能力。
想要找出生物武器在存活状态下,是否存在可突破的薄弱点。
伴随损失的武器单位越来越多,1号执政官最终还是选择展示一下己方的肌肉。
战斗中发现,常规武器对这些生物的效果有限。
普通无人机和无人机械释放的能量光束,会被浮空巨兽体表的特殊胶质吸收传导,卸去大部分威力。
所以这次1号执政官启动了部署在近地轨道的天基粒子炮。
输入坐标后,粒子炮锁定浮空巨兽和浮空水母所在区域,运转后开始积蓄能量。
核心加速环发出低沉嗡鸣,铭刻在上面的能量引导纹路逐渐点亮,仿佛一头即将苏醒的巨兽。
加速环内部,能量被磁场束缚,形成一个耀眼的光球,不断膨胀。
能量密度在此期间急剧上升,周围空间甚至因能量波动出现微微扭曲。
全息投影屏上,能量反馈数值不断攀升,最终定格,进入稳定状态。
随着1号执政官的指令下达。
粒子炮的核心光球瞬间收缩,一道直径超过百米的能量光束从炮口激射而出。
光束贯穿大气层,如同一柄从天而降的光之利剑,撕裂云层,直指目标区域。
天空出现一个巨大的圆形空洞,阳光透过空洞洒下,为海面打上一层金色光辉。
三只浮空巨兽和浮空水母在光束冲击下瞬间爆裂,残缺的躯体部件在能量的继续洗刷下消融殆尽。
连带着下方海面也被光束贯穿,生成一个直径数公里的坍缩大坑。
大量海水在瞬间被蒸发。
随后周围海水倒灌,掀起滔天巨浪。
指挥中心的全息投影屏上,打击区域的实时画面显示中。
海面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久久未能平息。
随着入侵生物被消灭,附近空间的能量干扰场也逐渐消散,失去浮空水母的操控,孢子不再释放能量波,自动分解后跌落海面。
但空间裂隙却不受任何影响,还在扭曲晃动。
这一击,月蚀族想要表达的便是,己方完全有能力轻易摧毁这些生物武器。
想要让对方知难而退,避免战争爆发。
但空间裂隙却迟迟没有关闭。
或许是在酝酿新一轮的试探性进攻,也可能是另一头的种族势力在商议是否要继续对地球展开入侵。
与此同时,月蚀族内部也紧跟着召开了一轮战前会议。
身为月蚀族执政官,他们同时也是地球联盟的战时指挥官。
如果战争打响,他们将负责组织地球联盟展开反击,每位执政官分别负责军事、武器研发、情报、外交、资源、后勤、战略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