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div>
“大明松江造船厂一共建了十二艘这样的过洋船,在总结经验教训后,会再设计新的过洋船和火炮,有些地方设计是不合理的,比如火药的存放,比如火炮位的设计,这艘船的火炮射击没有格子板,导致火炮下雨会进水,说来也怪,这么明显的错误,用之前谁都没有想到。”<p>
“很正常。”朱翊钧满是笑意的说道,工程就是这样,总会有考虑不到的问题,需要进行修修补补,设计新的船只。<p>
“总办郭汝霖和赵士祯给陛下做了个二尺多长的随手礼,还请陛下笑纳。”俞大猷让人拿来了小礼物,一个过洋船的手办,小孩子嘛,总是喜欢这些玩耍之物,只要能在陛下心里留下这段记忆,就是日后圣恩的一部分。<p>
朱翊钧对这种伴手礼非常的喜欢,多多益善。<p>
“陛下,臣老了,办完这趟差,打算致仕了。”俞大猷已经白发苍苍,这也是他这次押运漕粮回京的原因,他不是戚继光才四十多岁,他已经七十三了,致仕他已经动心起念数次,这次终于说了出来。<p>
松江水师,已经初具规模,他精心挑选的副总兵陈璘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也是时候了。<p>
“致仕就不必了,留京做前军都督府右都督,为朕答疑解惑如何?”朱翊钧同意了俞大猷不再领兵的请求,俞大猷是弘治十六年出生,这个年纪,督领南衙水师,的确已经不合适了,辛苦是一方面,精力是另外一方面。<p>
俞大猷听闻陛下的处置,愣了愣问道:“这不符合祖制吧…”<p>
既然不能任事,领点待遇回家就是,但看陛下这个意思,是打算让俞大猷继续发挥余热。<p>
朱翊钧低声说道:“俞帅,朕的家宅被人点了,戚帅在大宁卫短时间回不了,朕还不能发作,你看看这帮臣子,天天欺负朕,俞帅在京师坐镇,这等宵小安敢如此猖狂!”<p>
俞大猷听闻,发现陛下的理由充分且合理,至少他在京师,陛下用人的时候,也不会无人可用。<p>
“臣遵旨。”俞大猷没有任何反对就答应了下来,不适合领海军,可以领陆军,不求有什么战功,只要他这个人在,他就有威慑力,因为他叫俞大猷。<p>
朱翊钧登上了大明的第一艘过洋船,见到新奇的东西就问,问东问西,问桅杆、问水线、问货舱、问火炮甲板等等,这条船上已经有了部分的钢件,在连接的部分和水密舱,钢比木好用。<p>
这次航海,发生了两次渗水事件,因为水密舱的存在,大明一条船都没有损失。<p>
在小皇帝迎接漕粮入京的时候,庆祝大明海运漕粮运行成功的时候,三娘子这一行人,来到了大宁卫,而后又去了桃吐山,见到了一个山大小的白土之后,沉默了许久,大明的的确确有了稳定的白土供应。<p>
而后三娘子来到了最前线的青龙堡。<p>
戚继光就在这里,对于大宁卫的防务,三娘子着实是有些佩服,确实是厉害的很。<p>
“大明从外部是很难击破的,但是他的内部已经完全腐朽了。”三娘子看着大明京营的威严,开口说道。<p>
“你的意思是我应该另投明主吗?谁?你呀?”戚继光笑了笑,语气十分温和,但是带着十分明确的不屑。<p>
三娘子略显无奈的说道:“我入京前,俺答汗让我试着劝戚帅倒戈,我就说他白日做梦,他还不信,非要我挨顿骂,俺答汗才肯满意。”<p>
不惜一切代价,劝戚继光倒戈,是俺答汗的主意,从一开始三娘子就觉得这是个馊主意,戚继光这等人,别说小皇帝封爵厚待,就是小皇帝薄待,戚继光也不会倒戈。<p>
戚继光人在边镇蓟州的时候,连京营百户的羞辱都能忍受,戚继光的忠诚是对于大明国朝,不是某一个人。<p>
这种人,想方设法杀了他,或者借着大明内部的倾轧扳倒他,还有点谱儿,劝戚继光倒戈太难了。<p>
三娘子是不介意不惜一切代价的,她自问有几分美貌,给戚帅生个孩子,那是她的荣幸,可是戚继光家有悍妻,请夫人阅兵这个典故,连草原人都知道一二,这个典故,主要用于嘲笑戚继光惧内,降低自己面对戚继光的恐惧。<p>
这种借着不重要的小事,自我宽慰,是极其普遍的,不是中原人独有的。<p>
戚继光的存在,让人如鲠在喉,劫掠京畿,必然要从蓟州一代的古北口、喜峰口突破,但是戚继光在北方的强军,云集在蓟州永平和山海关一带,这还让北虏怎么入寇?<p>
三娘子颇为好奇的说道:“我从青龙堡离开,会前往全宁卫,戚帅猜猜看,我们草原左右两翼六部,会不会再次合流,共击大明?”<p>
“还有这种好事?”戚继光似乎看到了国公的爵位在向自己招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也不过是戚继光基于现状的感慨,能封侯拜公,戚继光还是乐意争取一下的!<p>
三娘子被噎了一下,人家戚继光是基于实力的角度说出了这种话,三娘子不服气也得服气,打不过是真的打不过。<p>
要是能打得过,草原人会安安静静、规规矩矩的做生意?<p>
“我去劝降土蛮汗,不仅仅是左翼有愿意和大明修睦的草原人,右翼也有,用中原最近最流行的话说,矛盾普遍存在。”三娘子翻身上马,告别了戚继光,带着几十骑向着全宁卫而去。<p>
戚继光在思考要不要追上去把三娘子给杀了,她居然读矛盾说,那还得了?<p>
戚继光看着三娘子的背影,从怀里摸出了一封信,这是陛下亲笔手书的信,信的内容是,朕在京师挺好的,能开六十五斤的强弓了,京师一切都挺好的,王崇古和三娘子虽然吵的很凶,但还是把羊毛生意敲定好了章程,海运漕粮进展一切顺利,没有沉船,漕粮箱的发明,让粮船的沉没进一步减小。<p>
大明一切都好,前线不要急躁,不要贪功冒进,按照预定的计划,彻底占稳大宁卫。<p>
好个屁!<p>
家都被人点了,好个屁!<p>
求月票,嗷呜!!!!!!!<p>
(本章完)<p>
喜欢朕真的不务正业()朕真的不务正业。<p><div>
<p><div>
<p><div>
<p><div>
<p><div>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