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县大捷的战报,被印成传单,秘密散到各个根据地。
“京观”的照片,经过筛选和处理,也以特殊渠道,开始在更高层级和特定群体中流传。
那张李云龙站在京观前,脚踩着坂田联队联队旗的照片,更是被放大,张贴在一些隐蔽的宣传点。
视觉冲击力,远胜过任何文字描述。
照片中,李云龙的身影,如同战神降世,霸气凛然,而背后那堆积如山的鬼子头颅,则充满了震慑和复仇的快感。
国统区,也很快收到了消息。
山城。
潮湿闷热的空气,如同凝固了一般,让人喘不过气。
但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却比往日热闹了几分。
“听说了吗?敌后传来大捷!八路军在晋省平安县,全歼了鬼子一个联队!”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真的假的?消息可靠吗?”他的同伴一脸怀疑,国统区的报纸,每天都是“战略性转移”、“防御”、“曲线救国”之类的消息,好不容易听到一个“大捷”,反而不敢相信。
“可靠!绝对可靠!我有个亲戚在《大公报》当编辑,他偷偷告诉我的,说是八路军那边传来的消息,绝对错不了!”中年人拍着胸脯保证。
“全歼一个联队…那可真是了不起啊!不知道是哪支部队,哪个将领,这么厉害?”有人好奇地追问。
“好像是八路军师的独立团,团长叫李云龙!”中年人努力回忆着听来的消息。
“李云龙…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啊。”周围的人面面相觑,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很快,李云龙的名字,开始在山城的街头巷尾流传开来。
一些倾向抗倭,或者有地下党背景的报纸,也开始行动起来。
《新华日报》率先刊登了相关报道,标题醒目:《敌后奇功!八路军独立团平安县大捷,全歼倭寇精锐联队之坂田联队!》。
虽然报道中,对“京观”等敏感细节有所回避,但“全歼坂田联队”的战绩,已经足够震撼人心。
其他一些报纸,也纷纷跟进,以“晋省大捷”、“敌后抗战新篇章”等为题,报道了平安县的战况。
一时间,国统区民众士气大振,奔走相告。
“八路军真厉害!居然能全歼鬼子一个联队!”
“李云龙…好样的!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军人!”
“我就说嘛,小鬼子没什么可怕的,只要我们敢打,照样能打赢他们!”
对抗战前途的信心,在压抑许久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提振。
一些大学生,热血青年,更是被李云龙的事迹所鼓舞,纷纷表示要前往前线,投身抗倭洪流。
当然,也有一些人,对“京观”的做法表示质疑和不认同。
“用敌人的头颅筑京观…未免太过残忍了吧?有伤天和啊。”一些所谓的“社会贤达”、“文化名流”,开始在报纸上表文章,指责李云龙“手段残暴”、“有违人道”。
“战争是战争,杀戮是杀戮,将敌人的头颅示众,有损我泱泱龙国的文明形象。”一些“精英”阶层,更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李云龙进行口诛笔伐。
但这些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汹涌的民意之中。
在长期遭受倭寇侵略和压迫的龙国民众面前,“文明”、“人道”之类的说辞,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有些可笑。
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他们只看到了最朴素的正义: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鬼子杀我同胞,我就要砍下他们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