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青!”
很快,三个人进了门。
孟有德看着刘青青和穿着军装的宋阳,连忙起身迎了上去,主动伸手:“不对,现在应该叫你首长了,可不是之前的知青了。”
“孟书记,你还是叫我小刘或者青青就行。”
“这位你上次应该见过,宋阳同志。”
刘青青是知青不假,而且前些年因为家里人被打倒的事情,没少在生产队受到影响。
其他知青是到群众中来。
刘青青因为父亲的那顶帽子,那叫做改造,日子过得比其他的知青是苦了点。
要不是红山村生产队的马福明不是那种见色起意,还有牛逼哄哄的队长,刘青青估计过得更惨。
不过这事儿,在当时是个普遍现象,也怨不得谁。
况且。
孟有德要负责一整个公社,十来个生产队的生产任务,知青点的事儿他也不能细微到人。
直到改开之后,刘青青的父亲被捞回来。
孟有德才知道刘青青这个人。
而刘青青是个读书人,明事理,知道那些年受的苦和孟有德也没有什么关系,两人见面也算是融洽。
“孟书记好。”
宋阳敬了个礼,然后和孟有德握了手:“这次我就是开车送青姐来,把上面的文件和你们公社通知一下,咱们军民联合起来,搞生产,搞建设。”
“那是,军民鱼水情嘛。”
“快坐。”
此时的孟有德关注点都在刘青青和宋阳的身上,又是邀请坐下,又是倒水,丝毫没有注意到站在门口的林阳。
“我说孟书记,我这么大的活人还在呢,不说让你倒水了,至少让我也进门吧。”
林阳撇了撇嘴。
“你小子咋来了?”
“我还以为是杨文书呢。”
孟有德这才注意到门口的林阳:“我还正准备让文书去生产队喊你呢,今天这事儿没你还真是不行。”
“我们在县里碰到的,一起来的。”
刘青青开口笑着解释道。
“你小子,有福气。”
孟有德大概也听说了林阳和刘青青的那点传闻,看破不说破,但还是委婉地表示林阳这是赚了:“那愣着干啥,还要我八抬大轿请你进来坐啊。”
“哪能。”
林阳笑着进了门,接过孟有德手里的水壶给刘青青和宋阳倒了水,然后给发了烟。
“书记,这是上面的文件,县里也同意了你们生产队的提名。”
“如果没啥问题,林阳同志签订一个保密协议就能行了。”
就在此时,宋阳从军绿包里面拿出了一个档案袋打开,递给了孟有德。
孟有德仔细地看了一眼,这才递给了林阳:“你小子看看,要是同意就签个字,要是不同意,你试试看。”
“你说我哪敢不同意?”
林阳苦笑了一声,看都没看就签了字。
这东西,前世他签了不少。
三一五团的这次拉练也算是秘密任务了,在什么地方拉练,有什么装备,训练科目是什么,团长是谁,有什么其他任务,这都属于是拉练的机密。
部队拉练的时候,周围几百米范围内是要拉起钢丝网警戒线的,还有哨兵站岗,巡逻小队24小时巡逻。
因为到了地方。
所以当地的部队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配合。
这次。
刘青青代表的就是地方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