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回去拿最后一批荔枝。”郑玩玉带着三个孩子往家里走。
沈清清眼睛一亮:“去摘吗?”
“没有哩,我就是去拿,摘是他们摘。”郑玩玉回答道。
沈清清从来没有体验过去摘水果的这种经历,上辈子她宅得很,又因为家里长辈拘着,总是不能出门,后来也就不爱出门了,只能在上学的时候听到同学们讨论去了哪里哪里摘草莓啊,摘荔枝啊。
可这辈子她没有再被家长们拘着不能出门了,虽然她还是不爱出门,却也有了机会可以让她去主动探索外面的世界。
弥补一下上辈子一些没有体验过的小遗憾。
郑玩玉听懂了沈清清的言外之意,“你们想不想去摘荔枝?想的话,咱们现在找辆三轮就去!”
“要去要去!”三人马上就是连声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郑玩玉收起准备开家门的钥匙,重新紧紧地拉着三个孩子的手往大路上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清清听着郑玩玉跟停在大马路上的三轮车车主讨价还价车钱的时候,略带怀念的眼神落在了三轮车上。
是了,oo年的时候,路上还是可以看到不少这些三轮车停着的,但是等到后来,路面上的三轮车就越来越少了,需要到一些十字路口的时候才可能会看到,比如她上辈子上红星中学的时候路过的那个十字路口。
再后来,路上的小汽车越来越多,三轮车也就越来越少了,要很偶尔的,才能看见那么一两辆。
上辈子她跟外婆,跟太姥姥,其实也是很经常坐三轮车的。
只不过随着时间长河的不停奔走,三轮车好像也随着记忆慢慢地退出了时代舞台,被滴滴打车取而代之,也被私家车取而代之。
很快,郑玩玉凭借常年坐三轮车的经验,跟三轮车车主砍好了价格,让他们依次上车。
不过沈泓还小,是由郑玩玉抱在怀里坐的。
沈清清坐上去之后,熟练地想把车座后面叠起来的篷子掰了起来。
只不过篷子是用那种很厚实的防水布加上铁架子组合起来的,非常重,她一个人只掰一边是完全掰不动的。
好在郑玩玉伸出手在另一边帮忙,顺利地让军绿色的篷子盖在了他们祖孙四口的脑袋顶上,遮去了还没有那么毒辣的阳光。
三轮车很快启动,轰鸣的车声,扑面而来的大风,再加上那种熟悉的抖动,让沈清清无端地笑了出来。
她好像真的找回了童年记忆里的那种坐三轮车的感觉了。
虽然车子没有私家车那么稳,甚至可以说非常颠簸了,可是那种飞快的车,转弯时让她不得不紧紧抓住撑着篷子的扇形铁架的感觉,都让她久违地感到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畅快。
三轮车的车很快,虽然是隔了两三个村子的距离,却也没花太长时间就把他们稳稳当当地送到了。
郑玩玉从袋子里拿出现金递给三轮车车主,率先从三轮车上下去,然后抱了沈泓下去,沈清清和沈漾漾没让抱,自己就跳了下去。
“牵紧手,这边的路有点绕。”郑玩玉像只大母鸡一样,牢牢地把他们三个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拢着他们。
郑玩玉娘家的这个村子上辈子沈清清上红星中学的时候经常经过,因为红星中学就在这个村子的边边上,刻着村子名字的这个牌坊旁边有一家粿条面店,沈清清经常和同学来这家粿条店吃午饭。
现在才早上九点左右,但是这家店已经开了,客流量还不少。
沈清清看到那位熟悉的阿婶跟阿叔,在不经意跟他们对上眼神的时候,下意识地露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点了点头。
店老板和老板娘也同样地回以微笑。
郑玩玉见沈清清一直看着这家粿条店,问了一句:“肚子饿了?要不要吃一碗粿条再走?”
沈清清回过神,赶紧摇头:“不用不用,早上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吃了早饭了。”
郑玩玉又去问了两个小的,同样得到不要的回答之后,才带着他们走进了那个牌坊后面。
距离上辈子来这个村子的事情的时间,如果算上重生的这几年的话,那应该得有十五年了。
沈清清看着周边的路,又是熟悉又是陌生,熟悉是记忆里有过这样的映像,陌生是因为时间久远,再加上她也就来过那么四五回,和长远的十五年时间对比,四五回的次数实在过于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