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小说铺>华夏真相集 > 第五十一集 豺狼吃鱼(第2页)

第五十一集 豺狼吃鱼(第2页)

武则天大悦,当即令免其奴婢身份,委命掌管宫中诏命。其后武则天称帝,诏敕多出自上官婉儿手中,朝野内外皆称其为“内舍人”而不名。

至通天元年,武皇又使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由此权势日盛。

长寿二年,腊月丁卯。

武则天下诏,降封皇孙李成器为寿春王,恒王李成义为衡阳王,楚王李隆基为临淄王,卫王李隆范为巴陵王,赵王李隆业为彭城王。

以上宗室诸王,皆睿宗李旦之子。

李隆基辞后离京,将定唐令牌及鬼谷门秘籍随身携带,至临淄后再无旁骛,愈加精研细读,数年间便怒韬略精熟,兵法在胸。治国安邦及识才用人之策,更是不话下。

春一月庚子,女皇诏命,以夏官侍郎娄师德同平章事。

娄师德宽厚清慎,部下虽有过犯,也从不过于计较。有日与李昭德一齐入朝,娄师德因体肥行缓,李昭德屡次停下脚步待之,见其始终跟之不上,遂怒骂道:田舍夫!

娄师德毫无愠怒之色,只徐徐笑道:娄师德不为田舍夫,谁当为之?

其弟除授代州刺史,来向兄长辞行,娄师德叮嘱道: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未知弟有何良策,可以自免?

其弟答道:自今而后,虽有人唾面,弟亦拭之而已,绝不还口动手,庶不为兄遗忧。

娄师德:此正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是因怒汝;汝当人面拭之,乃逆其意,所以必重其怒,则其恨犹不能解也。夫唾液又无甚毒,不拭自干,拭之何来?当笑而受之。

唾面自干典故,即缘于此。

镜头闪回,补叙娄师德轶事。

娄师德担任御史大夫之时,武则天因为佞佛,曾颁布禁屠之令,非但禁止屠宰禽畜,且禁渔捕鱼虾,因此近海之人多被饿死。

数师德到陕西公干,地方官敬其官高德劭,暗命庖厨备以鱼羊。吃饭之时,娄师德见厨子送上一盘羊肉,由是问道:皇帝严禁屠杀,此处怎会有羊肉?

厨子依照本官所嘱,顺口答道:此羊被豺咬死,弃之可惜,故奉承上官。

娄师德闻而笑道:这只豺甚解人意,只是太巧,被我碰上。

于是开怀大嚼羊肉。稍顷之后,厨子端上一盘鱼脍,娄师德又如前所问。

厨子又道:这只鱼非是小人所杀,亦是被其豺咬死者。

娄师德斥骂道:你实为蠢货,不知变通。豺狼乃是陆上走兽,焉能入水咬死鱼哉?你应说此鱼,是被水獭咬死者也。

其后娄师德巡视并州,在驿馆就食。因见自己所食精米,下属皆吃糙米,便责驿长:势利小子,何用两种米待客?

驿长惶恐道:浙米不备,故使尊介粗食,死罪。

娄师德听罢释然,于是笑道:是我此来仓促,非汝之罪。

便令撤白饭,与属下同食粗米。

巡察屯田之时,娄师德因有足疾,便坐于光政门外,等人牵马以至。县令其后引从人到光政门迎接,因为不识娄师德,自我介绍之后,便与其并肩坐于横木。

数师德仆从牵马而至,见县令与家主并坐,遂喝道:你是何人,敢与纳言大人并肩?

县令大惊,急忙拜倒,口称死罪。

娄师德一把拉起,哈哈大笑道:若依唐律,与纳言同坐不死。

离开并州,复至灵州,在驿馆食毕,叫上随从,准备离去。手下判官怨气冲天道:大人是吃饱喝足矣,我等职微,驿馆无人答理伺候,水未及入口也。

娄师德便将驿长唤至近前,责问道:判官与纳言有何区别,你竟敢不理?不敬上官,论罪当责二十,你自去拿板子来。

驿长连忙叩头请罪,连称下次不敢。

娄师德:我本欲打你一顿,但以我纳言大使身份,若因此细事亲责你一个小小驿长,于我官声有沾。若投诉于你直属上官,你小命却又难保。速备茶饭招待判官,我便饶你。

驿长叩头流汗,狼狈而去。

娄师德复转身对判官道:我替你出气矣,休再怨天恨地也。

判官见此,惭愧无地。

娄师德因知狄仁杰大才,故极力荐其入阁担任宰相,而不使其本人知道是自己所荐。狄仁杰拜相之后,因性格不合之故,却多次排挤娄师德,利用手中职权,将其放出外任。

武则天因问狄仁杰:若以卿观之,娄师德其人,可称贤明乎?

狄仁杰照实回答:其若担任军中将领,可称谨慎守职,是否贤明,臣不知也。

武则天又问:娄师德可谓知人乎?

狄仁杰答道:臣曾与其同僚,未曾与闻其有知人之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