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小说铺>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678节(第3页)

第678节(第3页)

李谕笑道:“就这么一小句,算不上诗。我和周教师一样,单纯突发奇想,不是诗歌创作。”

章士钊趁机说:“这首诗我记得是李谕院士在见到南社柳亚子时所作,可比胡博士的《尝试集》早得多。”

胡适不屑道:“南社的诗不值一提,连郑孝胥都比不上。”

章士钊说:“他们或许也看不上胡博士的《尝试集》哪。”

胡适与柳亚子等人的南社也相当不对付,胡适曾经说“暂不与君辩,且着《尝试集》”,但只是说说而已,不辩就不是胡适的风格。

两边现在吵得很凶,柳亚子与杨杏佛等人一直看不上胡适写的东西。

胡适则不甘示弱,怼他们道:“请君莫笑白话诗,胜似南社一百集。”

反正都是些文人相争,越争越热闹,是个好现象,让他们放开吵就是。

李谕想在国内找个人吵,还没对象哪,挺寂寞的……

第六百五十七章再临燕大

收到前往东京参加观象台台长会议的邀请后,高鲁再次来向李谕告别,“院士先生,此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肯定是关于英国人刚刚完成的日食观测。相对论方面您是专家,就算全日本也没有几个懂的,要不还是您作为台长去吧。”

李谕笑道:“我可不会用日语普及相对论,让他们自己去研究。另外,很多观测数据的论文都是现成的,没必要让我去一趟。”

“那些计算蛮复杂。”高鲁说。

“复杂确实复杂,但英国至少复核了三四次,不会出错。”李谕说。

高鲁说:“我看日本人的邀请函,他们还希望研究一下如何让亚洲的天文学追赶追赶欧洲,不至于连这种日食观测项目都不知道。”

“不知道日食观测,是因为没人懂相对论。虽然我了解,但我没时间跑到赤道边上去观测。所以问题不是出在天文学上。”李谕说。

“院士先生的意思,还是差在物理方面?”高鲁问。

“没错,”李谕说,“现在的天文学,如果只是依靠眼睛通过望远镜观测,已经不会有什么进展,想让天文学发展,只能靠物理学,不仅渐渐成熟的光谱分析,还有新兴的相对论、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等等。”

高鲁叹了口气:“如果真是这样,我这个台长更做不得,离先生的标准太远,又过了不惑之年,想学都没有那么大的精力。”

李谕安慰道:“你的任务不仅仅是自己观测,还可以培养下一代嘛,上次那位年轻人就是个好苗子。”

“就怕去了东京丢咱们自家人的面子。”高鲁说。

“刚才不是说了,现在全日本都没几个人懂相对论,你担心什么?”李谕笑道,然后又拿出一篇论文,“这是我马上发在美国《SCIENCE》以及国内《科学杂志》上的一篇天文学论文,是以京师观象台以及我本人的名义发表的,够让日本人刮目相看的。”

“什么论文?”高鲁晓得李谕的论文每一篇都惊世骇俗。

李谕随意地说:“我在文中提出了恒星大气里原子处于电离状态的理论,同时以大气的温度和压力计算出各种电离平衡状态下元素的份量。初步估计,在恒星中,氢和氮这两种物质占据了差不多99%的成分。”

高鲁惊讶道:“氢和氮占比这么高?那不就是个大气团?”

“如此大的质量,核心压力肯定很高。”李谕说。

“可以想象,”高鲁顿了顿,“不对,是很难想象!粗略估算,如此大的压力下,能有什么物质可以承受,又是怎样的状态?”

李谕笑了笑:“这就是个很好的科研课题。”

“但似乎依旧是纯粹的物理学。”高鲁说。

read_xia();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