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小说铺>火红大明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反了(第1页)

第二百三十六章 反了(第1页)

而第三套粮票改革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兴华公司现在划归管理的有差不多320万人,本身粮票的使用其实一直是公司内部在使用,用来取代金银货币。而随着南太诸座从巴厘岛屿以东到新西兰以西已经全面划归兴华公司管辖范围,人口开始急剧增加,而经过了在两年时间的经营之后,原本这些岛屿通过以物换物方式进行的商品互换,已经出现需要增加兴华公司内部粮票的需求,而荷兰人在东南亚地区一直在推行的票据以及西班牙葡萄牙人现在和兴华公司的贸易一直通过记账模式。也就是双方你买走了多少货物,我卖给你多少货物一直都有钱财上的往来,在这些钱财往来只是账户上的数字而已。而扬·皮特斯佐恩·科恩总督上任之前,荷兰这些商船就一直是这个方式,以至于荷兰人其实手中留下来大量金属货币。

扬·皮特斯佐恩·科恩总督上任之后,因为要控制东南亚的原因,所以一直在推行优惠于荷兰人的商业政策,要求当地人的商贸必须经过荷兰人负责。但是兴华公司船队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绕过这些阻拦,加上荷兰人的政策虽然严肃,但是管理的能力也是很烂。于是决定挑起那场战争,但是从结果上来看,自己没达到任何目的,反而导致东南亚地区商贸往来愈加繁荣。而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之后,清华公司要求与当地各个苏丹国自由贸易往来,但是却同意了新华公司的商品只能通过荷兰人进行售卖。

因为只能和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进行挂账贸易往来。文莱国王是个很透彻的人,因为文莱希望主动作为中立国的行为,导致就有了做中间商的想法,文莱与东南亚地区的苏丹国也就开始了进行贸易往来。未来希望通过兴华公司可以打败荷兰研以获得自由通商贸易需求的东南亚苏丹国。

于是这些苏丹国就单独的与文莱国签订了贸易合同,文莱国也希望建立和新华公司的粮票和荷兰人的票据为基础的信用货币但是自己的制造能力确实太差了。没办法文莱和这些苏丹国的贸易就通过金银铜货币来进行。但是不论是和兴华公司做贸易,还是和其手下有自己工厂的股东做贸易都需要中华公司的海关来负责。导致其货币就需要兑换成兴华公司的粮票,而这也加剧了粮票的需求量。而制造成本不高,制作难度异常高的新华公司粮票在防伪基础上一直下了很大的本钱。即使荷兰总督在看到兴华公司的粮票之后也萌生了没办法仿制的需求。而经过兴化公司与文莱国半年多的贸易,文莱当地也有了粮票需求。这就导致粮票的需求量大增,而新的防伪技术也就需要提上日程。

这里再回到留在朝鲜地区的三个护卫团的兵力,本来通过安排兴化公司其实希望南下占领澳大利亚岛屿,大力开采当地的铁矿石,但是吴启贵与库页岛还有登莱的吴启荣并非十分赞同这项要求,原因倒并不是他们需要这三个团的兵力。而是主粮的粮食需求,如果现阶段开采澳大利亚的铁矿,那么势必需要增加劳工。而现在劳工和战俘都在各处岛屿上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平整和开垦工作,现阶段的情况是大名本地其实因为天灾人祸导致粮食的需求非常大,而兴华公司也要通过粮食供给来吸引更多的难民加入。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登莱作为大本营每年都在向大明北方地区一直收容难民。

本身三府的粮食需求就很大,加上每年大规模难民引进那就需要更多的粮食用来招募。主粮或者是口粮才是重点,而目前兴华公司的铁矿需求完全满足。澳大利亚的铁矿品质好,开采难度低。只是他不同于难民,如果没有粮食就没办法安置大量的难民,而澳大利亚的铁矿就一直放在那里他不会跑也不会饿死,所以北部的领导层就认为还是要先增加粮食产量,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那就要靠后一些。而台湾地区的老宋也是同样的想法,而让杨向东老二陶朗先等人决定护卫队留下的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朝鲜的情况。

朝鲜新军军械被倒卖的事情,终究是没了下文,不过确实有人给仁祖打了小报告,要求仁祖处置李适。而不满自己的功绩待遇的李适决定北上前往咸镜道。在前往咸镜道之前,其通过自己的管家与兴华公司签订了一批装备的采购合同。不过为了不打草惊蛇,他第一批采购的合同主要是箭和冷兵器盔甲为主,而兴华公司如期如约履行了合同,之后他开始试探性的向兴华公司采购部分火绳枪,兴华公司以火绳枪过于落后,公司已不生产为由推荐其购买老款隧发枪。既然兴华公司愿意出售,趁着海还没完全冰封之时从福建地区采购了一批老款燧发枪一共2000多支提供给了李适,而颗粒火药与普通黑火药也卖给了一批。

时间到了天气六年的十月根,在咸镜道汇集起自己手下的李适开始和与自己紧挨着的平安道郑继愿联系,在仁祖反正这场政变当中,独立的平安道给仁祖准备了一个营得兵力用来备用,而且也如约没有进行任何敌对行为。以至于在最后评功的时候也给他评了一个二等。不过对于朝鲜王国给自己评的什么一等二等郑继愿反而没有任何在乎,此时咸镜道的朋友来向自己采购皮甲和棉甲盔甲,反而自己并不意外,其实在李适偷偷到达咸镜道的时候郑继愿得情报网就已经得到了他的消息。此时向自己采购装备其实也没啥意外的,但是明面上是必须要拒绝的,如兴华公司也不会在明面上对李适销售装备一样,在郑继愿这里没有得到装备购买的许可,不过外头有正在等待他的日本商人。在哪里得到了他需要的装备,而郑继愿没有给自己销售装备让李适不太确定自己起事郑继愿会不会配合王庭对自己得叛乱进行镇压。

为了确定自己的这种怀疑,李适决定继续试探,不过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件对于平安道很熟悉但是李适却很震动的一件事,那就是从库页岛回到朝鲜的原朝鲜籍员工,留在平安道与郑继愿合作的预备干部在平安道隔壁的江原道被杀害,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不过从江原道那里传来的消息是土匪干的,不过郑继愿对这种事还是不满意,倒不是因为人员损失问题,而是江原道不仅没有反应,这事情还是郑继愿自己内部发现原本回家处理事情的干部没有如期返回,于是安排工作人员到地方实际查看,在黄海咸镜江原三道交际处发现了尸体才确定的。郑继愿立刻安排一个连队士兵经过伪装后对其附近几处山寨进行了打击,并且将缴获和俘虏全部带回了平安道。

结果就是因为这一次的越境出击导致了江原道反而上书要求惩戒平安道,而仁祖对此反而有些矛盾,很显然此时打击平安道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江原道又在自己政变的时候有安定地方的功劳,手心手背都没办法处理,不过事情该做还是要做一点的,于是发出了一封信一样郑继愿可以把这件事情做一个比较详细的报告,结果郑继愿确实做了这一份报告。不过他也是很生气,我的人在你的领地被杀了,你没有发觉也就算了。让你调查一件事情,你搞得拖拖拉拉不给干,我自己干了你反而埋怨我?

不过仁祖看完双方的报告,确定了此事确实是江源道事情办的不太好,但是也不能训斥江原道,于是决定让江原道拿出钱来抚恤死者家属,同样让平安道拿出一部分匪徒财产来安抚江原道,不过很显然郑继愿不同意而江原道观察使也不乐意,于是郑继愿与江原道观察使李景稷双方私下开始扯皮。

而结果就是郑继愿排了一个团得兵力进入平安道边境,而江原道也甘示弱的派遣了2000人,双方对质起来。

而此时刚刚到达平安道的李适第二波联络人员就把此事告知了李适,李适瞬间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

而同样的已经上任的皇太极也安排的信使来到了平安道,不过他们来这里表面的意图是:与平安道进行以货易货的贸易,然后目前对于大明方向的情报相比朝鲜的情报获得也比较方便和充足。最难的就是兴华公司与平安道两地。现在女真人得到的情报就是从宽甸地区撤出的登莱军后撤到朝鲜地区,在朝鲜地区训练一支军队以协助其对于女真后方的压制作用。但是盖州攻防战的时候,兴华公司又将这些兵力全部撤到了盖州以南地区形成了新的对峙点,而这次来访平安道也是以女真商人的私人身份来的。此时他们也得到了平安道与江原道两地的军事对峙,而且判断出即使现在的新国王明确支持大明的态度,但是平安道观察使郑继愿与兵马节度使李友灿也不服从朝鲜王的派遣,将自己请求以战马换取烟叶的合同递交平安道外贸部门之后,留在外贸部的招待所下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